铁馆重新流行,但这是商业健身房解药吗?

2025-04-04
0
铁馆的重新火爆,是商业健身房透支信任后的返璞归真。

作为一种近乎原生态的商业模式,铁馆又重新回到了中国健身行业的聚光灯下。

没有团操课、游泳池,也没有会籍顾问和大量的教练,只有宽阔的场地和密密麻麻的器械……与商业健身房、工作室都不同,铁馆专注在力量训练者这一人群,整体氛围也更为严肃纯粹。

独特的定位带来了不可取代的优势。相比于商业健身房,铁馆重会籍轻私教、重训练轻销售,且多以短期卡为主,降低了运营成本和现金运转时间。而与工作室相比,铁馆的场地更大、器械更全,且无需购买私教课即可入场,降低了会员的准入门槛。对会员来说,铁馆更专注的氛围和单纯的环境,也是难以被替代的优势。

迎合部分纯粹训练者需求,国内铁馆呈雨后春笋之势涌现。其中包括传统硬核铁馆、网红开设的名气铁馆、以及包含美黑等服务的复合铁馆等等,如深圳的Alabama、香港的24/7、上海的加伍磅等等。日前,乐刻也先后在武汉、杭州、北京开设铁馆,再次显示出行业对铁馆赛道的关注。

Alabama健身房;图源:小红书

但与机遇并存的,是铁馆面临的潜在风险。

一方面,铁馆的门槛偏低,具备器械和场地即可开设,因此很容易带来激烈的同质化竞争。如何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好的位置和器械,就成为了铁馆必须要思考的问题。而有限的进阶力量训练者,也可能导致铁馆的天花板较低。

也因此,一部分从业者开始通过“减法”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。例如香港的Barbell Studio,采用无人健身房的运营模式,进一步缩减人工开支。

而更多的,则尝试通过加法,在保证纯粹环境的同时,增加健身体验。例如,除了场地,Change Pro通过专属app、视频课程、课程周边进一步变现,并通过冠名比赛进一步提高了影响力。而对中小型的铁馆,增设咖啡店、美黑、以及对自由教练开放场馆,也是选择之一。

铁馆重新兴起

“大家就想找个能好好健身的地方。”从健身房转去铁馆一年多的饭饭表示。不可否认的是,虽然商业模式依然值得探索,但在健身意识逐渐增强的当下,返璞归真的铁馆,不乏为值得一试的生意。

01

铁馆的风

又吹回了健身圈

铁馆又重新火起来了。

前有网红申驰、小萝卜先后开设自己的铁馆品牌,后有香港铁馆品牌在亚洲连开200+分店,再加上近日乐刻入局,在武汉、北京、杭州等地开设铁馆,并将旗下品牌LOVEFITT定位为铁馆品牌,这个从20年前就出现的商业模式,又重新火了起来。

实际上,铁馆这一概念并没有严格的定义,一般来说,主要是指没有操房、游泳池,器械多且专业,以力量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场馆。

在欧美地区,铁馆流行已久。最典型的,包括起源于加州的Gold's Gym,自称为严肃力量训练的最初之家,其也是施瓦辛格曾经的训练场地。还有1976年创办的Westside Barbell,这家健身房走出的训练者在力量举历史上留下了多个世界纪录。此外,培养出多个健美冠军的Diamond GYM也是经典美式铁馆之一。

Westside Barbell的训练者;图源:Westside Barbell INS

在国内,铁馆虽早已出现,但在近几年才逐渐蓬发。从风格细分,国内铁馆可以粗略分为三类。

第一种,是经典铁馆。传统、硬核,依靠大量的器械和专业的训练吸引用户,例如上海的魔兽健身,器械以悍马、力健等为主,以及深圳的Alabama,拥有一百多台器械,10个深蹲架,已开设五家分店。此外,还有来自香港,在亚洲已有200+分店的24/7 Fitness,自助式健身,没有团课等多余设置,月卡最低仅需458元。

24/7 Fitness

另一种,则是由网红或知名的健美比赛选手开设的铁馆。在铁馆的优势上,进一步叠加了明星效应。例如申驰的Change Pro、小萝卜开设的加伍磅等等,也有诸多IFBB PRO开设铁馆,如上海的Mars Pro,即为IFBB PRO郑智敏创办的场馆。在这些铁馆,除了器械与场地,店长的名气也会源源不断吸引用户到来,并拥有了开设健美备赛课程、视频课程等多样服务的可能性。最后一种,则复合了更多功能。例如无锡的U7 GYM,增设美黑、高压氧舱等服务。

但不管是哪一种,专注于硬核健身训练,都是他们的标配。而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铁馆们,更显示出了这个赛道独特的潜力。

02

最纯粹的环境

最专注的训练

铁馆的复热,很大程度上是商业健身房频频透支用户信任、消耗从业者下的返璞归真。

传统健身房往往采用高现金流、高成本、高负债的模式,且私教收入普遍超过会籍收入,成为门店盈利的主要支柱。但相比之下,铁馆是一个更纯粹的健身场所。不强调销售、不需要逼单买课,以会籍收入为主,且多以月卡和短期卡,有效降低了负债和现金流周期。

而从成本上来说,因为没有会籍、教练不多,也没有华丽的装修和团操房,铁馆的整体成本也相对比商业健身房低一些。“在我们这里,300-500平的健身房大约30-50万,比商业健身房的成本低很多。”2020年,老于在东北开了一家自己的铁馆,“综合爱好和个人资金,铁馆都是最好的选择。”

在这样的情况下,一直困扰商业健身房的坪效问题也可以获得有效的解决。根据香港24/7 Fitness的公开资料,其在深圳正在运营的6家门店,利润点能达到25%-35%。而在香港的一家2000㎡的门店,会员数量能达到4000个,坪效可以达到1000元/㎡。

与工作室相比,铁馆则拥有更多器械、更大的场地,且准入门槛低,不需要买课,也拥有一定的优势。

加伍磅健身房;图源:加伍磅大众点评

更专业的训练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氛围,这也使会员们重新回归了最纯粹的健身环境。

“去铁馆是因为健身房法定假期不营业,但铁馆全年无休。”小万是一个资深的爱好者,在健身一年左右后,从商业健身房转去了铁馆。在她看来,铁馆的价格更便宜、器械更多,氛围也更好。“现在回去健身房反而不习惯了。”

与大众意识里铁馆只有男性的印象不同,越来越多的女性,也在选择铁馆。青岛IWP铁馆刚刚成立一年,目前会员性别比例基本在1:1。“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八卦和对肌肉女孩的不友好。”果果是一位正在为比基尼比赛准备的训练者,在她看来,健身房与铁馆有本质的氛围差别:“专业的人聚在一起,都只关注自己的训练。”

“铁馆不仅是在运营成本上可以更节约更稳定,也切合了大家的需求。”IWP运营Krystal表示,“大家就想找个地方好好健身。”

03

铁馆的好生意

可以持续吗?

20年前铁馆的萌发,或许是行业的懵懂探索;而如今的再次火爆,则更多的是消费人群细分下的必然。

但与机遇并存的,是铁馆正面临的潜在风险。

一方面,铁馆场地+器械的模式,容易带来同质化竞争,导致赛道过饱和。所以,用更少的成本,寻找到好的地段、更便宜的器械,就成为了铁馆更深层次的较量。

另一方面,进阶的训练者依然属于小众,不一定能够保证大量铁馆的生存,引流等也是铁馆需要考虑的问题。“行业目前没有铁馆开业的资格标准,有钱有教练有场地就能开,很容易带来激烈的竞争。”老于认为。因此,铁馆的位置选择、设备品质及经营思路也成为决定其成败的关键。

老于的铁馆

为了更好的实现差异化,从业者开始分别以“加法”和“减法”两个走向进行尝试。

一部分,选择进一步缩减成本。例如惠州的16h自助健身房、香港的Barbell Studio,通过无人值守的智能化健运营,进一步缩减了人工成本。

而另一部分,则开始丰富变现手段,通过加法,实现创收。其中,有的选择将场地与器械二次变现。如选择面向自由教练开放,或举办小型的赛事。有的,则是在服务与产品上做加法,提供了以力量训练为出发点的多样化服务。

“铁馆现在有一些专门的备赛课程、造型课程。”果果表示,这成为了其所在铁馆新的变现模式。而全年无休或24小时营业,目前也是诸多场馆的标配。美黑、咖啡等更是成为附加选项之一。例如,上海的NIOO Fitness拥有三层的独栋楼,开设美黑区、露天休息区、咖啡店等额外区域,提供更高端的服务。在西安,撸铁便利店则通过独特的装修风格和户外训练场地破圈,打出“加州西安分州”的戏称,进一步提供了社交属性的功能。

撸铁便利店;来源:撸铁便利店大众点评

更专业的训练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氛围,这也使会员们重新回归了最纯粹的健身环境。

长远来看,铁馆在生存压力下将实现怎样的变种尚不可知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“好好健身”的需求下,铁馆的生意,依然值得期待。
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